第4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HKIFF45 :座談、映後談、十部大師的經典及伊朗、意大利電影
為期12日的第4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,將於4月1 日至12日,首度以實體與網上混合模式舉行。影迷除可在戲院大銀幕欣賞超過190部電影外,亦可安坐家中,透過HKIFF45 ONLINE網上平台觀賞近60部好戲,與世界各地影人互相連結。
並舉辦兩場「大師班」,不少製作人及嘉賓應邀出席座談會及映後談,與觀眾互動溝通。除了關錦鵬暢談默片經典《神女》外,在新增的「文人多戲話」映後分享會,鄧小樺及林奕華將分別剖析《筆路浮生》及《明明無盡》。在「嘉賓影人選談」環節,香港導演翁子光、袁建滔、黃進、李駿碩及陳小娟,將以影人角度為觀眾分析心頭好。
HKIFF45 ONLINE網上放映平台(www.hkiff.org.hk)提供一站式購票及觀影便利。影迷只須於HKIFF45 ONLINE建立帳戶,便可以信用卡購買電影門票或網上觀影證。完成交易後便可於放映期內觀賞已選取的電影,電影放映期最多為72小時(首天的00:00至第三天的23:59),影迷可於期間隨時觀看,唯開始播放後,須於24小時內完成。HKIFF45 ONLINE內容僅限香港地區於電影節期間(2021年4月1日至12日)觀看。
此外, 世界修復經典 : 1918 路易費雅德《天謎》、1937 弗烈茲朗《逃命鴛鴦》、1960 尚盧高達《斷了氣》、1966 湯瑪斯古提域斯阿利亞《官僚之死》、1976 穆罕默德歷沙亞斯蘭尼《風中殘局》、1975 基阿魯斯達米《一個問題兩種解決》(短片)、1977 基阿魯斯達米《向老師致敬》(短片)、1979 基阿魯斯達米《課室外的選擇題》。
及 六部華語修復經典 (1934《神女》、 1956《祝福》、1979《蝶變》、1983《半邊人》、1996《浮生》、2001《遊園驚夢》。
為慶祝松竹映画成立100周年,第4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將呈獻特備紀念節目,精選小津安二郎、清水宏、今村昌平及大島渚等十部大師的經典,由百姓生活悲喜為主調的庶民劇,以至日本新浪潮代表作,及反傳統類型的武士道電影等,讓影迷回顧松竹的輝煌成就,見證日本的光影傳承。
是次節目精選的十部經典,展現松竹作品的千變萬化,儼如日本電影藝術發展史的縮影。同為松竹初期發展的頂樑柱,清水宏在《按摩師與女人》(1938)的自然寫實,與小津安二郎在其首部彩色電影《彼岸花》(1958)的婉約靜觀分庭抗禮,加上溝口健二在歌舞伎電影巔峰作《殘菊物語》(1939)的典雅幽玄,三位大師的獨特美學鼎足而立。列入「日本電影四騎士」的木下惠介及小林正樹,則分別以感人至深的反戰人道電影《二十四隻眼睛》(1954)及批判武士道精神的時代劇《切腹》(1962)名垂影史。
在松竹的師徒制下,曾任小津等大師副導演的山田洋次及今村昌平承先啟後,自成一家,前者繼承庶民劇溫馨風格,創出悲喜交集的《幸福黄手絹》(1977),後者則破繭而出,打造糅合血腥情色的犯罪經典《我要復仇》(1979)。松竹在戰後鋭意推行改革,生力軍乘勢崛起,被譽為「松竹新浪潮三傑」的吉田喜重、篠田正浩及大島渚,以叛逆奔放之姿創作出《秋津溫泉》(1962)、獲柏林影展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的《槍聖權三》(1986)及《御法度》(1999),皆是反映現實、批判社會的傑作,奠下日本電影新里程碑。
松竹映画100周年回顧作品
1938《按摩師與女人》
1939《殘菊物語》
1954《二十四隻眼睛》
1958《彼岸花》
1962《秋津溫泉》
1962《切腹》
1977《幸福黄手絹》
1979《我要復仇》
1986《槍聖權三》
1999《御法度》
還有 ,今屆特別呈獻「伊朗新電影」專題及「意大利電影風情」節目,搜羅多位新銳導演佳作,
意大利新一代電影人同樣創意澎湃,。先聲奪人是丹尼爾盧切堤的《婚姻不像你預期》,把家庭愛恨糾結拍出新意,獲選為威尼斯影展開幕電影。彼得馬切羅以如幻似真的詩意筆觸把傑克倫敦的半自傳拍成《筆路浮生》,盧卡馬里內利榮憑此片膺威尼斯影帝。活地阿倫並向心儀電影致敬的《情迷電影節》 。

Image: Cover of Program Booklet
Source: HKIFF45